尊敬的施宛德纳市长,张副市长,葛校长,克里斯曼校长,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作为中德中心的名誉理事长,我很高兴来到这里。
因为我坚信不疑,该中心不仅对德中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瞄准能源问题,表明了我们正在积极地应对全球严峻的能源枯竭和气候变化。
日本地震后每天都有可怕的画面从灾区传来,这让我们看到,一方面自然与环境是多么的紧密相连,另一方面人类生活受到能源产品的影响是多么强烈。对在这场可怕的自然灾害和随之带来的核事故中不幸遇难的人们,我们深感同情。
中国人民在日本民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乐于助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和欧盟也将竭尽所能,把灾难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这场核事故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讨论,即我们怎样才能保证未来世界的能源供应既安全又环保并节约资源。
对于这次发生在日本的事故,中国政府也引以为鉴,作出了反应。新的建设项目暂缓,并且对国内的核电站重新进行安全检查。中国政府正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已作为新的能源发展规划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内容包括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等等。由此可见,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除了民生问题,环保问题也被视为重要任务。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
这不仅对中国,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向性抉择。因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也在日渐增强。
为了保证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供给,中国和德国的紧密合作更显重要。
这,也是我很乐意担任中德中心名誉理事长的一个原因。中德中心的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实践,同时将进一步促进德中合作关系。
我感谢中国矿业大学和徐州市人民政府与德国伙伴开展的堪称楷模的合作。该合作尤其关乎煤矿的发展以及它对环境和气候产生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彼此的经验。合作的另一个重点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煤的高效利用和煤层气瓦斯发电的技术上,德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这些方面,德国的企业可以提供成熟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各个国家要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未来经济、生态、政治方面的巨大挑战。
我始终坚信,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和对话战胜困难、迎接挑战。
德国和中国,将为未来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祝愿中德中心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谢谢各位!(2011年4月5日晚于奥尔登堡市)